当前位置:首页 >> 花叶兰属

重庆潼南成立机械种植合作社多鳞杜鹃

2023-06-05 19:34:06  老挝农业网

重庆潼南成立机械种植合作社

“我们这儿马上要变天了,你们那儿下雨没有?如果没有下雨,就争取今天把地耕完,明天转场到古溪镇哟!”8月24日下午,崇龛镇天空突然乌云密布,雨点儿悄然落下。潼南区佳禾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华见状,急忙电话联系正在龙形镇作业的机手,询问工作进度,安排后几天的工作。

谁也没想到,十几年前,杨华还只是一位在镇上经营蜂窝煤生意的小老板。而如今,不到40岁的他,已是农业机械化耕作的倡导者和急先锋,其主导成立的佳禾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,每年耕作面积近20000亩,业务范围已扩至西南各省市。

田间地头觅商机,他是“梦想者”

杨华是土生土长的崇龛人,目睹了家乡这一二十年的巨大变化: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,家中留守的老人、妇女和儿童,面对大片荒芜的良田,只有空自叹息。

伤感者看到此景满是惆怅,而梦想者却敏锐地觉察到初现端倪的商机。

据杨华观察,在经济尚不发达的农村,农民种地依然是普遍的选择。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熟络的农活儿呢?耕作和收割成本过高,已让付出与收获几无差别,加之劳动强度大,田地闲置也就不难理解了。

“既然这样,我就来为他们解决这个难题!”视野开阔、见解独到的杨华,决心用成本远低于人工的机器,来代替农民劳作。

“我一定要在大家看不到希望的‘田间地头’,成就一番大事业。”2006年底,杨华拿出家里大部分积蓄购买了收割机和拖拉机,正准备大干一场时,却遭遇村里老人们怀疑的眼光。

“用这个机器耕的田,哪里会有用牛耕的实在哟!”

“这个拖拉机在田里面来回跑,种出的粮食能好吃么?”

……

潼南是浅丘地貌,祖辈们都是靠肩挑背磨搞农业生产,从没见过用机器来代替人和牲口种地。当地农村还有句土话,叫“碗无二寸深,铧无二寸土”。而杨华却决心打破这个祖辈流传下来的“铁律”,信誓旦旦给乡亲们保证:机器犁出的田土比牛犁深一半,而且还保证水田的水不会漏。

光说不练可是假把式。为了打开市场,杨华把耕田机器开到邻近乡村,随机在路边选择一块水田,免费示范。周边的群众也纷纷围拢来,一看究竟。

“咦,这个是要比用牛犁的深得多吔!”

“你看,这些泥块一次性就变细了,不用再费一道工夫……”

效果是显而易见的,但更加诱人的是价格:当地牛耕一亩地在150元左右,而机器耕作只需70元。

杨华的机器耕田由此一炮而红。老百姓口口相传,预约他上门服务的人排起了长队。

“地里有农活儿忙不过来,直接找我就ok!”他告诉村民。

市场广阔寻合作,他是“奠基人”

随着机械耕种的推广,市场需求的扩大,杨华的两台机器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。2007年,他斥资22.4万元购入一台“洋马2号”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,劳动效率大大提升。

但面对急剧扩大的市场,杨华越来越感到独木难支。

2009年,邻近的四川省安岳县正大力发展柠檬产业。经人介绍,杨华与当地的红田公司建立合作关系,其服务单价少于当地均价,但仍然有丰厚的利润。

红田公司的2000多亩土地耕作协议还没履行完,又有相似或者更大体量的业务找上门来,这让杨华很是“矛盾”:接下单子吧,自己这点力量显然难以完成;不接吧,“到嘴的肥肉”谁又肯轻易拒绝?

“当务之急是发展壮大,形成规模化,这样才有能力承接大业务。”杨华称。

2009年,杨华注册成立了潼南县佳禾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,成为该合作组织的“奠基人”。但当时的合作社只有他1人,“合作”二字自然是无从谈起。这时,他想到了儿时的伙伴彭红。

“我春节回家的时候,杨华给我详细讲了合作社的事情。他说,现在农业生产对农机的需求量很大,业务多得做不过来。”彭红说,杨华当时告诉他,每天收入在千元以上,“甚至有一天从早上8点多干到第二天凌晨1点钟,收了50来亩谷子,收入了5000多元……”

当时的彭红在外地打工,一个月收入也不过两三千元。面对这份“钱”途无量的事业,他果断留了下来。

考虑到彭红有限的经济实力,杨华将一台价值3万元的拖拉机以1.9万元的价格“处理”给他,还为他配置了一台价值7千元的旋耕机,作为彭红入股合作社的实物。经过短短几年,彭红的固定资产折价就已突破20万元。

目前,合作社通过实物投资已吸纳3名股东,入社成员200人,农机具440台,总价值达300余万元。其中,微耕机360台、大中型拖拉机4台、插秧机30台、联合收割机4台、机动喷雾器63台、水泵30台、油菜播种机2台,还有一块600平方米的机具库棚兼维修场地,并于2011年承担了市级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项目,近3年连续承办潼南区乃至重庆市农机耕作现场会。

大胆创新解难题,他是“发明家”

“杨老弟,我们公司现有800亩土地需要整理,用来种植玫瑰花,你看能不能给我想办法降低成本?”2014年,雅香美源公司董事长何泉联系到杨华,说出自己亟需解决的难题。

由于该公司种植玫瑰的土地是由水田改造而来,水分重,土质松软,根据玫瑰种植特点,需要挖起2米宽、30厘米高的田垄。而依靠人工完成,不但难以达到要求,且每亩需要600—700元工钱;租用挖机虽然能达到要求,但亩均需花费600元以上。

为了解决这个难题,杨华和他的“小伙伴”在家潜心研究了7天,终于通过在油菜播种机上加装一个自制器具,硬是将何泉交来的难题解开了。120元每亩的价格,让雅香美源公司节约30余万元。

第二年,杨华又对改装的机器进行升级,加装了螺旋头和挡泥板的“油菜播种机”再次发挥奇效:一次形成田垄后,无需工人再次维护。

根据实践中摸索出的经验,杨华进行了科学总结,当起了“发明家”,当年一举获得“起垄机的铧犁结构”和“开沟平垄器”两项国家专利。

在实践中总结经验,于交流中切磋提高。今年8月中旬,虽正值秋收高峰期,但合作社仍然派出两名机手,参加2015年中国农机手大赛。邓潇潇和彭伟战胜各路强手,获得该项赛事西南片区重庆赛区一、二名的好成绩。

“最近,我们合作社还引进了两台中外合资生产的深松机,可对土地进行‘保护性耕作’,耕作深度可达30公分,能穿过耕作层刺破泥结层,起到防涝蓄水作用,还可让土地增产5—10%。”杨华兴致勃勃地介绍,区农委、市里划拨了1.5万亩深松作业补贴指标,他们正在全力宣传推广这种新型耕作模式。

如今,合作社旁的一百多亩土地,除种了少量农作物外,被当成8位农机手的操作实训基地;办公地的600平方米机库,早已无法装下所有农机,对面的村便民服务中心便成了临时“仓库”。

“我这几天正在筹备购买一些车床、钻床和等离子切割机之类的工具,以后修理和改造农机具,就轻松多了。”在杨华的计划里,今年要加大对社员的吸纳力度,而及时提供修理服务和零配件供应就成了他们明年的努力方向。

“我多次到外地作业,也数次与市内外同行交流,感觉自己和别人的差距还很大。”杨华称,乘着农业机械化大面积普及的“春风”,只要他们继续脚踏实地,以客户所需为目标,以为客户节约成本为追求,他们的事业就一定能发展得越来越大、越来越强。

王嫚 陈靖 蒋晓艳

精读:杭州的男性专科医院哪里好

乌鲁木齐男科哪个医院好

脑胶质瘤放射治疗

阜阳治腺肌症比较好的医院在哪里?

脸上已经长满雀斑了,要注意以下7点事项!

泉州哪里看抑郁看的好——泉州安神心理医院

成都成华脑康医院讲解:抑郁焦虑有什么症状

相关资讯
友情链接